那么,慈禧真的是因为乐极而亡吗?
其实从常理上看,如果是一个身体健康的成人,不大可能因为兴奋过度而死。重要的是,根据史料的种种记载,光绪帝之死,不仅不会让慈禧感到兴奋,反而是悲伤。
光绪三十四年入春后,皇帝的病已经严重到宫中御医们都束手无策,面对这么一个几乎等同于被废黜、如今还病入膏肓的皇帝,慈禧自然也卸下了防备和仇恨,她甚至还对光绪帝起了怜悯之心。
据《慈禧外纪》所载,眼见光绪帝身子越来越虚弱,慈禧特意交代太监们,以后如果光绪帝来请安,要及时请进来,不要让他站在外面等太久;此外还准许在会议国政时,光绪帝可以不需要跪下迎送。
十月以后,光绪帝的病越发加重,他忧心忡忡地向慈禧表示歉意:
“自觉体气虚弱,太后万寿之期将到,恐怕不能叩贺。”
慈禧看着他形同枯槁,又听了这番话,感到很可怜,便安慰他:“你只需要保养好自己身体要紧,这比给我叩头重要。
慈禧过寿那天,光绪帝从瀛台来到仪鸾殿为慈禧叩贺,慈禧见之马上叫人用轿子抬回瀛台。
种种细节表明,面对这么一个将要凋谢的年轻生命、这么一个毫无反抗之力的傀儡,慈禧已经从之前的憎恨变成了同情,甚至产生了怜悯。所以在知道光绪帝死去的那一刻,慈禧是不可能兴奋,更别说乐极而亡。
此外,关于慈禧的死因,还有传闻是被老虎吓死的,有说被毒死的,这些更是毫无根据了。
那么慈禧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长期腹泻而死,简单说就是拉稀,后宫女性本来矜持,而慈禧更是异常讲究体面,这对于她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启齿。
看似毫无征兆的病逝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也就是光绪帝临死前一天,慈禧为在仪鸾殿召见一群王公大臣,亲自决策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封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第二天,三十八岁的光绪帝在瀛台驾崩,溥仪继承大统。
第二天早上六点,她还召见了军机大臣筹议关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的庆典活动啥的。至下午两点左右,突然就薨了。
在很多人看来,慈禧的死,近乎没有征兆,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可以头脑清醒、条理清晰地召开国政会议并作出决策,谁能相信她一天后就会死去?可事实是,在慈禧干下这堆大事时,她已经被疾病缠身了大半年。
早年病症拖弱体质
据宫中医案和用药档案分析,慈禧年轻时,就患有月经不调症,当时她还是嫔位,后来经过治疗,此症治愈后,才怀上了龙种。
而在后来,慈禧又多次染病,而且种类多样,譬如哮喘、腹泻、面风、肠胃不和。当时因为年轻,所以症状并不严重,经过简单治疗后也能暂时遏制。然而在这种病史下,经慈禧几十年如一日的勾心斗角、耗心费力,这身体也就慢慢衰弱下去。光绪三十年以后,也就是慈禧七十岁开始,一堆疾病便开始找上门来了。虽说如此,但争强好胜的慈禧并不打算服老,她仍旧表现出精力特别旺盛的样子,执掌政权,搅弄风云。
胡吃海喝搞坏肠胃
慈禧的肠胃不好,很大原因是她胡吃海喝的缘故。
一般宫中的女子,都很在意形象,很多人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宁愿饿肚子也要少吃饭。可能因为是二十六岁守寡,让慈禧失去了维持形象的动力,据说她胃口非常的大,时常胡吃海喝。
据《清朝野史大观》所载,有一次她赐溥伦吃东西,溥伦为了讨她高兴,竟然把那盘东西吃光了,因为吃得太多回家后大病一场;而又有一次,她赐光绪帝吃汤圆,光绪帝明明吃撑了还不敢拒绝,只好偷偷把汤圆藏在衣袖里面。
这俩人之所以不敢拒绝慈禧,是因为都知道慈禧平日里吃得多,如果表现出比她吃得少,那就得罪了她。
正是因为平常毫不节制地吃喝,所以慈禧肠胃经常出现毛病,譬如慢性肠胃病、消化不良,在医案上可以见到御医们多用”益气理脾“法为她调理,只是效果并不好。不过这些毛病对她的政务活动影响并不大。
如影随形的痢疾
光绪三十四年四月,慈禧像往常一样到颐和园避暑,六月时,她着了一场凉后,肠胃病就复发了,而且还有加重之势,腹泻次数增加。更要命的是,这一次痢疾任御医们怎么努力也还是治不好,反而还越来越严重。
这一年十月初六,据宫中脉案记载,这一天慈禧一早上就连续拉了三次肚子。
可虽然这样,争强好胜、权欲过盛的慈禧还是不愿暂时休养,仍旧奔波于政务之中。
这还没完,十月初十,是慈禧七十三岁寿辰,爱慕虚荣、喜好排场的慈禧当然不肯错过这种招摇的机会,仍旧举行庆典活动。
圣寿大典那天,再命人将光绪帝抬回瀛台后,慈禧便游湖去了,彼时已是秋凉时分,经这湖风一吹,慈禧已经着了凉。不过这并不影响慈禧的胃口,到晚上时,她又吃了很多乳酪和苹果这些零食,是夜,痢疾越发严重了。
然而,爱热闹好显摆的慈禧并没有结束折腾,自初十到十五,无论是白天里大筵宴还是夜里的演戏活动,她都每场现身,甚至夜里也要等到演完戏再离开。
经过这么多天折腾下来,慈禧不仅拉肚子照旧,还添上了”周身疼痛,面目发浮“、”谷食不多“这些病症。
从十月十九日起,慈禧就已经吃不下什么东西了,而另一面她仍旧在腹泻,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病体没有了营养的支撑,很快就恶化。所以在光绪帝去世的的十月二十一日时,慈禧也是”精神异常委顿“了,仅仅过了一天,御医对慈禧的病再也无能为力,她的脉息渐渐微弱,最终于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彻底断绝。
由此可见,慈禧是因为长期拉肚子,又无法进食下虚脱而死的。当然,如果是青壮年患有痢疾,经过治疗休养很快就可以痊愈了,可是慈禧不仅是年迈之躯,还不肯放下权力,筹谋计算、争强斗智,心力交瘁下,把人也亏虚下来了。
无论如何,死于拉肚子,这对于慈禧应该是很难接受的一种死法吧,毕竟极度追求体面的她,连解溲的马桶都与众不同,精致到令人叹为观止,其如厕的程序更是繁琐,据说在她生命最后几个月里,太监宫女每天顶着个马桶穿梭于寝宫内外,不知慈禧是否觉得很难为情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